张勋领头,在阎象的陪同下走了进来。经过孙策的案前时,他顿了一下,却没停住脚步,直接上了堂,在袁术的灵前行礼,瞻仰袁术的遗容,两行老泪夺眶而出。
“公路,何以至此啊。”
诸将陆续进门,有的在孙策面前停住,拱手施礼,算是承认孙策的身份,有一些则和张勋一样,只是看孙策一眼,然后或迟疑,或昂然,直接上堂,拜祭袁术。
黄猗、袁权姊妹一一还礼,堂上哭声一片。
陈瑀没有来,他的弟弟陈琮和帐下的几个校尉也都没有来。过来了一会儿,秦牧派人来汇报,陈瑀兄弟带着亲信百余人出了大营,向东去了,问要不要追。
孙策下令不要追,由他去。这是内讧,不是敌人。他已经是胜利者,要有胜利者的风度,没必要赶尽杀绝。况且他相信他和陈瑀的较量只是暂告一段落,并没有尘埃落定。
且让你再活几天。
在蔡邕的指挥下,丧礼井然有序,根本不需要孙策操心。见大事已定,孙策来到侧院。
文聘已经在等着,周瑜也在,两人正低声说笑,只是笑得有些客套。见孙策进门,他们迎了上来。周瑜看看孙策,嘴角微挑。
“将军好手段。”
孙策摆摆手,不以为然。“一群书生而已,不值一提。”他拿出军报,“仲业,事情有变,你必须立刻出发。我给你安排几个人,都是靠得住的,部下将士也以南阳人为主,你一路走一路挑选。”
文聘看完军报,什么也没说,躬身领命。孙策让人请来苌奴等几个袁术旧部,说明情况,苌奴倒是干脆,直接交出了兵权,却不肯离开宛城。他要给袁术守灵。
孙策同意了,让苌奴陪同文聘去接管他的人马。文聘出门时,似乎有话要说,但终究还是没有说,跟着苌奴匆匆出了院子,翻身上马,急驰而去。
“没想到这蛮子还挺忠义。”周瑜笑道。
“蛮子?苌奴?”
“你没看出来?正常人哪有叫这个名字的。他虽然留了发髻,面容也和汉人无异,但我敢肯定他不是汉人,不是乌桓人就是鲜卑人。袁将军做过长水校尉,有几个蛮夷做亲随很正常。”
孙策如梦初醒,怪不得苌奴刚才的反应那么义,可是你犯了错就想跑,这算什么义气?记恨我抢你的马?喏,我把马还给就是了。”
“你……”张勋老脸通红,不知道怎么回答孙策。恍惚间,他有个错觉,这孙策胡搅蛮缠的德性怎么和袁术一模一样?如果要说有区别,那也是孙策比袁术更难缠。
孙策不由分说,把马缰塞到张勋手里。“我跟你说,你现在不能走,把债还清了再走,要不然,我天天在袁将军灵前告状,让他半夜去找你,让你永世不得安生。”不等张勋说话,转身就走。
张勋哭笑不得。“这……这算怎么回事?”
阎象忍俊不禁。“是留下还债,还是等袁将军登门讨债,你自己思量吧,我可帮不上忙。”说完,他耸耸肩,也转身溜走了,留下张勋一个人独立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