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的困惑!(1 / 1)

()朱可夫看着眼前的地图上面的德国苏联军队的分布发起了楞,现在在哈尔科夫的进攻失败后,他凭借军人的直觉认为德军肯定会发起夏季进攻,但是在苏联的德军进攻方向是会放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在苏联的德**队还是分作三个战役集团,德军的北方集团由于并没有将列宁格勒攻下,因此它在北方的扩展不可能很大,无论是德国哪位将军来率领德国的北方集团都不会把列宁格勒这个大钉子留在自己的后方。//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因此德国北方集团的夏季攻势肯定是针对列宁格勒的。不大可能去别的地区。

有能力对苏联内陆展开兵力的只有德国的中央集团和在乌克兰的南方集团,德国中央集团才从莫斯科战役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他们是最有理由进攻苏军的,特别是前段时间希特勒对中央集团的访问似乎更加说明了这点,而且从关于中央集团的情报里也提到了他们在调集后勤补给,兵员补给。前线小规模的战斗此起彼伏。从这些迹象判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很有可能借助夏季对莫斯科再次发动冲击。

与德国中央集团热闹形成反差的是德国南方集团,虽然它刚刚在哈尔科夫重创了苏联军队,但并没有趁胜发动对苏军的反击。很多苏军将领都认为在南面的德军南方集团因为虽然在哈尔科夫击败了苏军,但是它本身的损耗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它没有发动反击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它在德军的夏季攻势里应该是属于配合德国中央集团行动,属于那种敲边鼓的角色。苏军的防御重点和反突击重点都应放在中线的德军部队上。

可是朱可夫却觉得德国南方集团现在的状态未免是太安静了。虽然在情报里没有多少是提到德国南方集团有进行夏季战役的准备。但是朱可夫认为这方面情报没有多少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德军刻意掩饰他们的战役准备工作。比如在夏季战役中德军的主攻方向不是中线而是南线的话,那么德军的南线集团将会出现好几个战役方向,一个是能够控制顿河和伏尔加河的斯大林格勒方向。另一个方向是以高加索南部地区为首要的苏联产油区,在这个地区有苏联最大的油田-巴库油田,而巴库油田的所在地区为苏联加盟国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阿塞拜疆全境约有一半面积为山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属小高加索山

东南有塔雷什山中部为库拉河—阿拉斯河河谷平原及低地的大部分气候干燥,而平原及低地1月平均气温1.5~3

7月25~28c,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高山地区1月平均气温可低达-10

年降水量1300毫米。东南部连科兰低地一带属湿润的亚热带。库拉河横贯全境。石油、天然气、铁矿、明矾石及水力资源丰富。工业以石油开采及炼油、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部门为主。巴库油田于19世纪中叶开采,50年代中期以前是苏联最大油田,后由于资源渐枯竭,原油产量及在苏联所占地位不断下降主要产油区在阿普歇伦半岛、巴库群岛的油石头和库拉河下游。天然气产量占苏联的2.8%,主要产自卡拉达格气田。炼油工业集中于巴库,石油化工(生产合成橡胶、基本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分布在苏姆盖特和巴库)

如果仅仅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朱可夫也并不感到害怕,关键是现在在土耳其和伊朗还有以德国名将所率领的德国非洲装甲集团军的部队,虽然该部队在41年德国对苏联进行闪电战的时候并没有出兵(当时是为了把中东彻底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为此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做了一笔交易,希特勒将利比亚交给了墨索里尼,同时德国在清除了英国在中东的势力后,为了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找到了纳赛尔这个在当时的埃军服役的军官。此人和另外几个人秘密成立革命团体‘自由军官’组织。目的是赶走英国人,废黜君主制。并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德国人找到这个潜伏在埃军的秘密组织后,德国人对他们信仰的埃及**表示支持。也同意将苏伊士运河交还给埃及,但是德国也提出条件,德国和意大利在埃及作战付出了相当多的军费和人员伤耗抚恤等,而埃及则需要为德国和意大利的这部分费用部分买单,因此德国提出德国和意大利与以纳赛尔为首的埃及新政府在苏伊士运河上成立一个三方合资管理公司。德国和意大利以军费损耗为股本投入占有股份,三国共同分享苏伊士运河的收益。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交给埃及。德意两国的股份在30年后到期,到时双方可以续谈继续签约的问题,德国拉上意大利是由于换取意大利放弃对埃及国土提出的要求)

德国此外在伊拉克和伊朗做的事情也差不多,都是扶持当地的反英亲德势力,使他们上台从而对德国在此地区的活动提供方便。不过在伊拉克和伊朗更多的事情是寻找当地的石

同时训练当地的军队以防止英国和美国重新归来)以上的事情都需要在隆美尔指挥的军队配合下完成,因此隆美尔部署在中东的部队主力在41年没有对苏联发动直接进攻也是如此。只派出了一个装甲群参与了克里木半岛的战役。

朱可夫凭借他的直觉觉得德国人很有可能从南方动手,加上隆美尔的部队的协助。想要达成德国的战略目标不是办不到的。但是在最高统帅部里没有人赞同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认为德军将会在中线发起42年的夏季攻势,而当他向斯大林指出那只由隆美尔率领的现在还叫非洲装甲集团军的部队对苏联高加索地区的威胁的时候。斯大林根本不以为然,他认为那只部队只有三个装甲师和在控制埃及后才新到的两个德国步兵师,而原先编入德国部队的意大利部队都已经被剥离了。而隆美尔指挥的部队在中东干的更多的事情就是将中东这个地方彻底从英国的殖民地地图上抹去,然后划进德国的版图里。不过斯大林虽然在嘴上贬低隆美尔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心里也知道他们如果通过土耳其或者伊朗进攻,想保住巴库还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但是他不能在表面露出来这点。

苏联曾经请求过盟军进攻德国的控制区,以吸引德**队的注意力,减轻他们面临的压力,英国的丘吉尔政府倒是派出了以加拿大部队为主的部队登陆法国的第耶普,可是不知道是丘吉尔对这个登陆战是没有什么信心还是信心太足,还是他一直想恢复在地中海地区的传统影响,向其他人证明现在登陆欧洲基本上是一个笑谈。斯大林很怀疑他派出几艘驱逐舰担任对地支援的目的。

总之这场登陆战变成了一场德国人发动的单方面屠杀。而美国人这边虽然还是有很多的地面部队,但是美国的地面部队的素质根据苏联驻美国使馆武官的报告来看,根据苏联军队和德军作战的经验,这些美国兵想战胜精锐的德国陆军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任务。即使不考虑他们的战斗力问题,他们也要想办法越过大西洋,可德国的海军舰艇部队难道可以对运载美**队的船只视而不见吗?那还不如指望他们全部去了地狱呢,更何况现在美国人也在太平洋上面临日本军队的疯狂进攻。他们能抽得出多少兵力来支援欧洲呢?

只能是要求还在那个地区的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小心德**队的进攻了,除此之外苏联最高统帅部没有办法给他们更多的支援,因为根据露西情报网传来的情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将会发动一场根本不亚于去年的攻势。

德国外交特使法肯豪森摆脱了日军的追逐,来到了dj纵队设立在一个小镇的指挥部,在这个指挥部里他见到了dj纵队的指挥员zs。

dj纵队这个指挥部是设立在一座已经荒废的寺庙里的,法肯豪森一进去就看到在门口树立的金刚塑像,不过由于已多久无人照顾,金刚像上的彩绘开始脱落,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脱落干净。看起来令人觉得不舒服。

其他的德国护卫也看到了金刚塑像,不过他们倒并不太懂这些东西,他们只是注视着容易隐藏人的地方。

zs和法肯豪森碰面了,法肯豪森很好奇的看着zs,对他说:“我以前在c国的时候曾经在贵国的政府军里筹划过和贵党的军队作过战。但是我却还没有见过贵党的军队的作战能力。”

zs对他所说的贵国的政府军这个词愣了一下,随后就反应过来那是在指gmd的军队,因为gmd政府在世界上是国际承认的政府,与c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外国政府的领使馆也设立gmd政府的首府-nj。

zs在明白过来后哈哈笑了一声:“法肯豪森先生,您太多虑了。那时您在他们那边当顾问,自然是要向他们提供你们能够给予的最大的努力,如果您没有那么做,您肯定就是一个失职的顾问。此一时彼一时。不过你们德**事顾问团对我们c国还是有很大的功劳的。你们训练的德国样板师在sh抗战打的相当不错。”

法肯豪森头脑深部的痛苦被掀了起来。他和他的同事以及他们的前任德**事顾问团成员费了很多心思和精力,训练出了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几支按照德国国防军轻装步兵师的装备进行配置的陆军部队。但是在sh战场上由于gmd政府因为sh是世界各强国在c国的集中利益所在地,想在那里抵住日本人的进攻,以给世界其它强国反应的时间并争取到国际干预,于是将作为以后gmd军队正规化种子的德式样板师拉上了战场。

当时法肯豪森他们知道这德式样板师只属于轻装师,攻坚必须使用的火炮数量和装甲力量都不足,而且就步兵装备的步枪只是c国仿造7.92毫米中正式或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步枪,也就是德国98k步枪的前身,虽然性能比日本的三八式6.5毫米步枪要好的多,但是由于c国工业生产水平远不如日本工业,致使这些仿制的德国步枪的性能成为了纸面上的性能,反而不如性能落后但生产水平高的日本三八式步枪。

火炮是现代化军队所必不可缺的武器装备,可惜当时c国由于技术和财力所限,德式师在此方面与现代化军队的差距都是非常悬殊的。德式部队中,除了教导总队拥有自己**的直属重炮部队,其他各德式师都没有师属重炮部队,就以装备最好的第36、第87、第88师为例,也只有1个师属炮兵营而已,外加战防炮连和高射炮连各1个。炮兵营下辖3个榴弹炮连,每连装备4门德制75毫米克虏伯山炮(或75毫米博福斯山炮),全营共12门,战防炮连装备4门德制37毫米pak35战防炮,高射炮连装备6门20毫米高射炮,德式师除了师属炮兵营此外每个步兵团还有迫击炮连和小炮连各1个,迫击炮连装备6门仿制法国81毫米布郎得(brandt)迫击炮的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小炮连装备6门20毫米索罗通机关炮。

为弥补炮火不足的缺陷,法肯豪森和他的同事们建议将少量先进火炮集中编成**炮兵旅或炮兵团,统一使用,由火力的集中调配,来达到支援作战的目的。为此组建了一些装备重炮的**炮兵旅或炮兵团,如装备75毫米瑞典制l/14博福斯(bofors)山炮的炮兵第2旅、装备75毫米德制l/29克虏伯(krupp)野炮的炮兵第六旅。火炮性能最好当属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2sfh18莱茵公司(rheinmetall)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0团(1934年采购)和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0sfh克虏伯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4团(1936年采购)。

法肯豪森最为骄傲的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德式师在师通信营的建制内设立一个无线电通信排,配备15瓦无线电台,并在各步兵团团部建立一个配备5瓦无线电台的无线电通信班,构成了师团两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在sh的抗战中,与c**人相抗衡的日军皆为职业军人,日本将国内素质最好的青年皆投入前线,而中国则是‘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结果就是一线军队虽然热情很高,无奈军人素质不足,战术素养普遍较低,在sh战场上曾经出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g军团在接管了阵地后,竟然还要按照平常的训练中集合由团长讲话,结果被日军炮火覆盖集结地,损失惨重。当时法肯豪森在听到这件事后,只有摇头苦笑的份。

重装备是g军与日军差别最大的地方,整个淞沪战场g军装甲部队最初只有为数不多的坦克,却全部在进攻汇山码头作战中损毁,后期才调入英式维克斯水陆两用坦克和德国i型坦克20辆,但也只是装甲车的水平,而日军的坦克虽然装甲厚度相对欧美坦克较差,却是g军普通部队的武器比较难摧毁的,最后g军官兵只有依靠抱着**包和坦克同归于尽的方法阻挡日军前进。

炮兵装备就更加不用说了,g军火炮数量少,而且主要是轻型的迫击炮,仅仅可以和日军的掷弹筒持平,团以上炮兵部队最大的单位是炮兵旅,装备75mm的山炮为主。和日军重炮来对比显得g军火炮火力弱,射程短,而且数量只有对方的1/10不足。中国炮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火炮的质量差,往往要几发炮弹校正后才能进行效力射,此时,往往炮兵阵地已经被优势的日军炮兵所摧毁。更糟糕的是sh战场选择在日军舰炮火力之内,虽然海军拼死以沉船堵塞董家渡水道,但依然无法解决部队在日军舰炮火力下作战的局面。

空军虽然是c国方面一直夸耀的部队,但实际上c国的空军因为数量的关系,无法取得sh战场的制空权,只能进行袭击式的作战,后期淞沪战场上已经只有日军飞机。因此,失去制空权的c国陆军,在淞沪战场上损失惨重。

&^^%#回到1939之海狼_朱可夫的困惑!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 超能暴乱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解构诡异全文 大唐无双皇子 温柔坠落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皇家娱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