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武器(1 / 1)

()周天雷知道美国所搞的‘曼哈顿’计划是在1942年初开始的。//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而德国这边一样有自己的原子弹研究计划(1941年12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美国科学的熔炉,在‘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曼哈顿’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都无法比拟的。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最后投放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他立即写出了一份建议书,建议德国立即加大对原子弹的投入,争取在年底或明年初能有一个用于试验的核装置并最后能制造出几枚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

周天雷在报告里认为原子弹这个东西的研制不能因为目前的战争局势紧张就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方略。因为它是一个最后德国能否在最后和盟国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关键法宝。德国决不能在盟国后面掌握它,不然德国最终将面临悲剧下场。

在写这个报告前周天雷特地见过负责这个计划的海森堡,参与研究德国的原子弹计划的还有劳厄(1914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波特、盖革(盖革计数器的发明者,他进行了a散射实验)、魏扎克、巴格、迪布纳、格拉赫、沃兹等人。

虽然在德国纳粹上台的第一年,就有大约2600名学者离开了德国,四分之一的物理学家从德国的大学辞职而去,到战争前夕已经有40%的大学教授失去了德国大学的职位。整个轴心国共流失了多达27名诺贝尔获奖者,其中包括爱因斯坦、薛定谔、费米、波恩、泡利、德拜这样杰出的人物,这个数字还不算间接损失的如玻尔之类。但德国凭其惊人的实力仍然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并走在世界此领域前列。

被周天雷找来的德国原子弹研究机构负责人海森堡说:“天然铀矿石里由于存在两种铀的同位素,一种是可以分裂进行链式反应的铀235,另一种是不会分裂进行链式反应的铀238。//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

海森堡继续向周天雷解释原子的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子和质子质量大致相同,但是质子携带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荷。元素的基本属性是由它所含的质子数确定的。也就是说,铀的原子核中只能有92个质子,但是中子的数量可以有所不同,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同位素。铀235名称中的235是中子数和质子数的总和。也就是说,自然界中常见的铀238的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和146个中子,铀235的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周天雷,见对方的脸上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反而是很有兴趣的在听他的说话。因此放大胆子说道:“由于铀238比铀235多3个中子,但他们的质子数都是92,所以原子核外的电子结构是相同的,化学性质相同,在工业上的分离方式是不可能用化学方式分离,只能根据它们的重量差异用物理方式分离。在天然铀矿石中分离出足够的铀235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物力,这项工作在战争期间是难以完成的。但是我们也意识到了另一种可能的方法,那就是说,虽然铀238本身不能分裂,但它吸收中子后会衰变成另一种元素--钚。而这种元素和铀235一样,是可以形成链式反应的。不过无论如何,前提是要有一个原子反应堆,制造原子的反应堆需要中子减速剂。一种很好的减速剂是重水。”

“我们目前唯一的重水来源是在挪威的一个名叫努尔斯克的重水生产工厂,在德国进攻挪威前,法**备部长在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的建议下一口气买走了该工厂所生产库存起来的约185千克的重水。但是在工厂重新开产后遭到了英国的骚扰,以至于工厂不能集中精力生产重水。”

周天雷说:“我仔细看了你提交的研究报告,我认为你们研究出来的东西似乎是一种爆炸威力不大,但是它的辐射威力比较大的东西。这个东西不符合德国的需要,我们需要一种可以产生相当于上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这种炸弹才是符合德国的需要的。”

他说着拿出了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张草图,说道:“原子弹的爆炸是当一个中子轰击容易分裂的铀235原子核时,会使它裂成两半,同时放出更多的中子去进一步轰击别的铀235原子核。这样就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每次分裂时都放出大量能量,这个应该就是你们所说的‘链式反应’吧。如果你们把一块低于临界质量的铀-235用**射向三个同样处于低临界的环形铀-235,从而造成整块超临界质量的铀,引发原子连锁反应,这样的炸弹应该能出现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吧。当然这样的炸弹由于要在爆炸前防止核辐射肯定很重,估计可能有几吨重。”

听了周天雷的说话,出了一身冷汗的德国原子弹研究负责人海森堡他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海军军官竟然能听懂他所说的东西,还能了解临界质量这种技术名词。

周天雷并没有去看海森堡的脸色,他翻开桌子上的一份文件看了一会说道:“我将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保护在挪威的重水工厂,临时防止英国人再来破坏,同时我会向临时政府报告将这个工厂和他们已经生产出来的重水放到德国内陆进行生产,彻底解决出现英国人的破坏的问题。教授,我希望你们加快速度,在年底或者是明年初研制出一个让我们看得见的东西来,至于经费问题我会向上面进行申请的。希望你和你带领的组织不会让我失望。等一会我将把我的一些想法写下来交给你。”

等海森堡离开后,一个德国气象学家进入了周天雷的办公室,原因是周天雷根据自己未来的知识,知道即使德国将类似美国的‘小男孩’那样的铀235核炸弹研制出来,但是由于这个时代的机械加工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缺少大量的离心机来将铀235和铀238进行分离,虽说德国目前的核能研究技术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再加上自己从后世对原子弹技术的一些了解,也许能抢在美国人前研究出万吨级tnt当量的原子弹,但是数量上决不会比美国多多少。周天雷自己还是知道铀-235提取是相当难的,而且制成的核弹爆炸也不一定会是将装填的核装药都给用上。

他原先打算将核炸弹在苏联领土上做实弹测试,但是在谨慎思考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苏联的国土面积非常大,很多地方都是人少地多,寥寥无几的核弹投放下去对苏联造不成实质性的损伤,反而有可能会激怒苏联人,他们会在其它战线上和德国人死磕。这样就达不到周天雷想要停战的效果。虽然核弹投放出来可以用来威慑美国人。不过他最终还是决定让核弹在大西洋上的某个无人岛屿爆炸。借此威慑美国人。于是他想到了后世美国在东南亚作战中使用的气象武器。

(美军在侵越战争中进行的人工降雨活动,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武器在实战中的第一次进攻性尝试,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曾在越南进行过数次人工降雨试验,造成局部地区洪水泛滥,使越南的“胡志明小道”泥泞难行,以阻止越南北方部队的和武器装备的运输,其效果要比动用轰炸机轰炸明显得多,但它同时给越南无辜贫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中美军在1972年用人工方法造成的一场水灾,给越南带来的损失,比整个越战期间飞机轰炸造成的损失还要大。二战日军在节节失败的时候,日本也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气象学家荒川秀俊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作一种叫‘风船’的武器,实质上就是使用热气球携带装有定时装置的燃烧弹顺着高空强西风(日本领土大部分在30—45°n、40—60°n的西风带),两三天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西部森林大火此伏彼起,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妇女去森林里昼夜监护。据统计,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4月,日本共放气球炸弹约6000个,到达美国的约有300多个。而在德国对苏联进行闪电战的时候,苏联为了阻挡德军的疯狂进攻,苏军首次使用了气象武器。当时苏联的科学家可能利用人工手段增加了降水量,加速了温度下降,并导致冬天提前到来。虽然具体的手段并不清楚,但是他们是使用过的)

周天雷也知道这些东西,心想你苏联人能玩初一,我就能玩十五,而且比你玩的还要凶,在他想来虽然搞不清楚具体细节,但苏联无非就是通过燃烧某些东西通过燃烧的热气流将燃烧后的微粒带入高空的云层,促使高空中的冷云里的水汽、小水滴和小雪晶很快地集结在它的周围,凝华成较大的水珠降落下来,但是这种方法的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需要燃烧大量的可产生微粒的东西,而降落的雨水或雪花却相对不多。因此周天雷计划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人工降雪的办法,在高空中向云雾里投放大量的干冰碎粒或者是碘化银碎粒这种高效人工降雨剂,由于干冰的温度很低,温度在-78.5c以下。把干冰晶体象天女散花似地喷撒在冷云里,每一颗二氧化碳晶体都成为一个急剧冷却中心,促使雨云里的水汽、小水滴和小雪晶很快地集结在它的周围,凝华成较大的雪花降落下来。

德国气象专家在听过了周天雷的设想后,他说周天雷的想法不错,理论上确实可行,但是实际上效果怎么样还是要通过试验才能知道。周天雷说试验这个没有多大问题,海军的飞机会配合你们进行这个试验,但一定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到在一定的空域内实施大规模人工降雨和降雪的技术。尽量保证在实施的空域里暴雨和大雪对周边地域的影响降到最小。最后周天雷拿出了德国海军司令部的政令,要面前的德国气象专家明白这个研究是带有政治性的任务,不能随意拖延时间,减慢研究进度。

&^^%#回到1939之海狼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解构诡异全文 超能暴乱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 大唐无双皇子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