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1939之海狼 > 克里木大战 十一

克里木大战 十一(1 / 1)

()“将军,您为什么要阻止我们对俄国巡洋舰的攻击。他们拒不投降,我们应该将他们都送到海底里去。”‘敦克尔刻’号战列舰的舰长布尔斯特上校走到了迪特里西海军少将身边,对他发泄着不满。

迪特里西丝毫不为布尔斯特上校的火气而动,他走到一个小柜子旁边,打开了柜子的门,取出了一瓶白兰地和两个酒杯,然后打开白兰地为两个酒杯:“先喝杯酒,听我慢慢给你解释。”

布尔斯特上校见长官亲自为自己倒酒,火气消了一些,他从迪特里西接过酒杯,愣愣的看着迪特里西。

迪特里西喝了一口后说道:“你们光只看到我放走了俄国舰艇,但是你们也不看一看,那艘俄国的巡洋舰还有多少战斗力可言,根据fi-167炮火观测机发来的报告,前甲板的主炮塔已经被摧毁,航行动力应该也受损不小。对我们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这个时候有必要浪费我们的炮弹去击沉一艘已经失去了威胁的俄**舰吗?”

“可是它还是有能力回港啊,它回去后就可以得到修理,舰上的受伤水兵也可以得到救治,等我们攻击黑海舰队和他们的港口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重新投入战斗了,这不是对我们很不利吗?”布尔斯特急切的说道。

“别着急,先喝一杯酒再说。”迪特里西说道。

看着布尔斯特喝完了酒杯里的白兰地酒后,迪特里西又给布尔斯特的酒杯里倒了半杯白兰地这才对他说道:“我们的陆军,也就是曼施坦因将军指挥的第11集团军对克里木半岛的战役即将打响,俄国的黑海舰队应该是没有多少时间来修复那艘被我们重创的巡洋舰的,而且上面的水兵死伤惨重,即使俄国人出乎我们的意料修复了巡洋舰,他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来操纵这艘战舰。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已经将苏联的运输船队给消灭了,现在我们把这艘被打成筛子的船放回去,你认为俄国的内务部,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秘密警察,那些人会放过这条船上的人吗?他们难道不会联想到什么东西吗?那时还用得着我们去对付他们,可能苏联的内务部就会替我们把剩下的事情给做了。顺便还可以在他们内部制造一些矛盾。”迪特里西一口将自己酒杯里面的酒喝光。

果不出迪特里西所料,苏联内务部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部门知道了去运输敖德萨守军的运输船队只回来了几艘运载伤员的船,其他的运输船和护航船都被德国海军给击沉,而‘共产国际’号巡洋舰虽然也被德国海军重创,但是它却从德国舰艇的包围圈里逃了出来,而且在回港的路上德国舰艇和飞机并未对它进行任何攻击。

苏联内务部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部门在认为‘共产国际’号巡洋舰上面肯定有人成了德国人的间谍,向德国海军提供了运输船队的情报,至于为什么‘共产国际’号巡洋舰会被德国海军重创,内务部认为那是德国间谍为了欺骗苏联军队所为,目的是要在即将发起的中为德**队提供更多的帮助。

苏联黑海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根据自己对‘共产国际’号巡洋舰指挥官祖祖科夫海军上校的了解,认为他不是叛国者,但是由于苏联内务部的人在‘共产国际’号巡洋舰一抵达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时候就上船将全部的水兵和军官都押走了,连伤员都没有放过。【高品质更新】苏联黑海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也使不出任何力气来帮助自己的部下。

苏联黑海舰队检查了‘共产国际’号巡洋舰的情况,认为虽然存在修复的可能性,但是德军随时有可能进攻,只好将该军舰放在港口利用尚未被击毁的尾部主炮做浮动炮台使用了。而且由于内务部将该军舰上幸存的水兵全部押走,苏联黑海舰队不得不从别的地方拼凑了一些水兵过来操纵这艘已经不可能出港的舰船,不过由于船只不再出港,需要的人数也是大为减少。

再回到敖德萨这里来,在知道了苏军从塞瓦斯托波尔抽调了1个海军步兵团在格里戈里耶夫卡地域登陆;而敖德萨守军则出动2个步兵师的部队在丰坦卡、希尔登多夫地段与登陆兵对进。包围并消灭突入苏联敖德萨守军防御线的罗马尼亚军队的计划后,德国空军第77联队出动大批飞机,在苏军的两个集结地域对集结起来的苏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随后就是一直在攻击敖德萨城的罗马尼亚军炮兵也向苏军的两个集结地域发射了大量的炮弹,而准备投入突破点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第二梯队的三个步兵师在两个罗马尼亚坦克团的掩护下向这两个地域的苏军部队发动了攻击。

苏军部队对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的攻击转向毫无准备,部队在集结起来后就被德国空军和罗马尼亚炮兵的钢铁给轰了一个七荤八素,还没有醒过神来的时候就发现了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向他们进攻了。

在敖德萨城内的苏军部队在知道他们对进消灭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突入他们防线的部队的计划失败后,拼死向突击部队靠拢,试图将他们运到城内,但是只有少部分的苏军部队被运回城里,其他的多数部队均被消灭。

自这次反击失败后,苏军敖德萨防线上的兵力开始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也发觉了这一点,开始在几个方向上对苏军敖德萨防线发动了冲击。

苏联最高统帅部根据各方面情报判断,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陷落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将会很快向顿巴斯和克里木进行突击,鉴于上述的危险,保留敖德萨的防御已经是在分散苏军在克里木方向的兵力,因此命令**滨海集团军迅速撤离敖德萨,去加强在克里木半岛的兵力部署。

不过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的海上联系已经被德国海军给切断了,**滨海集团军只好冒险从陆地上撤离,为了吸引罗马尼亚和德**队的注意力,**滨海集团军抽出了最后的预备队在城的东南方向向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发起了反突击。而其他的部队则逐次掩护开始向事先已经侦探好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攻击线上的漏洞撤出。

撤离工作是在夜晚进行的,而且由于佯攻部队的出色演出确实吸引了罗马尼亚军队的注意力,撤离的**滨海集团军部队没有和罗马尼亚军队发生大规模的交火就撤出了敖德萨城区。

他们第一个路上的目标是季利古尔湖旁的科布列沃,但是在几天前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为了从侧翼包抄敖德萨并策应突入苏军防御圈的罗马尼亚步兵第13师和第15师,将步兵第72师和第50步兵师调到了科布列沃,准备在这个地区发动一次冲击,消灭在第15师侧背后的苏军部队。

由于在知道了苏军的反击计划后,罗马尼亚军队在调动其他方向的部队进行攻击的时候,取消了步兵第72师和第50步兵师的任务,要他们留在那里待命,作为预备队使用。

但是事情就是有这么巧,由于苏军侦察范围不是很广,而且罗马尼亚步兵第72师和第50步兵师也是匆匆调到科布列沃的,苏军不知道在这个地区竟然也有罗马尼亚的军队。两军在这里来了一个遭遇战。

罗马尼亚步兵第72师和第50步兵师没有什么装甲力量,在苏军6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以及用钢板加强的拖拉机引导的骑兵第1师的冲击下,顿时就被苏军冲破了他们的防线。

这个时候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在接到了罗马尼亚步兵第72师和第50步兵师要求增援的电报后,知道自己上了当,连忙抽调部队去堵截从敖德萨突围的苏联军队,而德国空军第77联队也赶紧抽出了一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前往攻击苏联突围部队,并且还请求海军提供航空兵力的支援。

在苏军突围战斗结束后,除了苏军骑兵第1师和骑兵第二师由于突击力卓越,兵力结构尚算完整,其他突围的部队建制均被打乱,突出来的部队不及半数。

随后德军第11集团军就发动了克里木战役,由于曼施坦因从周天雷那里知道了苏军在克里木半岛的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比起法国马奇诺防线的防御工事有过之而无不及,需要重炮才能攻下,而海军的重炮在对付苏军的防御工事也略觉不足,所以他在向希特勒汇报即将发动的克里木半岛战役准备情况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他需要大量的重炮来攻击苏军的防御工事,希特勒在听取了他的报告后,特别批准了他的要求。调了德国组建没有多长时间的第833重炮兵营(辖2个炮兵连,各装备2辆‘卡尔’600毫米自行追击炮)和‘重型古斯塔夫’(德军内部称呼为大多拉)800毫米火炮给他。

(在这里作者为了小说需要,提前了‘多拉’800毫米火炮投入实战的时间,此炮是在1935年,希特勒命令军方研制口径在700~1000毫米的超级巨炮。初始目的是用于攻击法国的马奇诺防线的防御工事。德国陆军兵工局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曾设计制造过‘大贝尔塔’和‘巴黎大炮’的克虏伯兵工厂。双方签订合同,于1940年交货。克虏伯兵工厂虽然有研制巨型大炮的经验,但对于研制口径如此之大的巨型大炮,也感到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该工厂的设计师穆拉和保兹尤主持了火炮的设计工作。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超级巨炮尚未设计完毕。1940年5月,德军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之后,主力从比利时、卢森堡南部越过阿登山脉,从北面绕过法国重兵把守的马奇诺防线。6月14日,德军在洛林和阿尔萨斯的接合部两面夹击,一举突破了马奇诺防线。此时超级巨炮尚在制造之中,1941年克虏伯工厂才完成炮身的发射试验。到1942年春,克虏伯兵工厂终于造出了800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

同年3月日,‘大多拉’火炮进行实弹射击试验。希特勒在陆军元帅凯德尔、装甲兵司令古德里安、军工部长施佩尔的陪同下,亲自来到戒备森严的鲁根沃尔靶场,观看并鉴定射击效果。中午12时20分,‘大多拉’火炮发射了一发混凝土破坏弹,弹丸实测重量为7.086吨,火炮射角65度,射程达26.09千米。40分钟后,火炮又以射角45度发射了一发重4.759吨的榴弹,射程达47.22千米。对火炮颇为熟悉的希特勒对‘大多拉’火炮的性能非常满意。

‘大多拉’火炮由身管、摇架、上炮架、下炮架、炮耳轴、反后坐装置、炮闩和输弹机等组成。整根身管由两段组成,即带身管套的前身管与后身管。安装时,先将后身管插人身管套与前身管相连,再用硕大的连接螺母将它们固定。每个炮管发射100发,就得吊换新炮管,不然就会炸膛。换一次炮管也得1天的时间,且炮管的造价很昂贵。操作火炮可通过电力和液压机构来完成。即由电力机构赋予火炮高低射界十10~+65度,用卷扬机吊装炮弹,输弹与闭锁则由液压机构来实现。自动化程度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显得非常高。

‘大多拉’除了身管长度(32.48米)和射程(40多千米)不如‘巴黎大炮'之外,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之最:全炮约长米、宽7米、高.6米,有4层楼那么高,重1350吨,几乎是’巴黎大炮‘的两倍,它的块头之大,宛如一艘军舰;炮弹也大得惊人,有7米长,竖起来比两层楼还高,其中榴弹丸重4吨。内装大量**,破坏力巨大,射程可达47千米;另一种用于破坏混凝土掩蔽部的弹丸则重达7吨,内装200公斤**。据说它的威力足以击穿3千米处厚度为0.85米的混凝土墙。

“块头大”既是’大多拉‘的优势,也是它的缺陷。与’巴黎大炮‘一样,由于块头太大,运输、操作、保障都极为不便。就运输而言,首先要把下炮架、身管、炮闩等部件卸下来,再分别装车。为了装运这门炮,德国又同时研制了大功率军用火车。1941年10月,克虏伯兵工厂制成了两台功率为1050马力、时速达60千米的d311型机车。运炮车与两层楼的楼房相当。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60节列车。由于炮宽7米,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采用特设的轨道。到达发射阵地后,还需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座巨炮就需1500人至少整整忙上3个星期。

‘大多拉’作为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王牌,由一名陆军少将担任总指挥。射击时则由一名上校具体指挥。直接操作大炮的士兵多达1400多名,加上两个担任防空任务的高炮团、警卫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共需4000多人。动用这座大炮需经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上将批准。)

&^^%#回到1939之海狼11_克里木大战(十一)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超能暴乱 皇家娱乐指南 大唐无双皇子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绝对征服系统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