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魔都魅影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百密一疏

第一百一十三章 百密一疏(1 / 1)

旁边站着的救国公黑云以及军中诸将,闻听顾命大臣提议把小主明云遗体请上朝堂,立下里便大吃一惊!

救国公黑云,他再怎么老谋深算,想得再怎么全面,再怎么充分,他却也绝对没有想到这一点。

当时,他在君子国兵营听军中众将说,小国君明云的尸首未能在那龟灵坳内寻获,只找到了他身上穿着的那件黄金甲胄,他当时就大吃一惊!

他当时心里就打起鼓来:“小国君明云的尸首明明就在那里,他们怎么会寻不到?这怎么可能?”

他不相信,于是便立刻亲自带上一队人马直奔了过去。在那里寻找了半天,却也是未能寻到。

明明就在那里的小国君明云的尸首,竟然就像还了阳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对此,救国公黑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他曾在心底里不断猜测,猜测小国君明云的尸首突然不见的各种原因。比如说,的确是有黑齿国的伏兵埋伏在那里附近,小国君明云的尸首是被他们偷偷带走了;比如说,小国君明云并没有死,已经独自偷偷潜回了君子国,等等。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他认为被黑齿国人带走的可能性最大。

于是,在他带领大军迅速撤回君子国国境之内后,便立刻往黑齿国派出使者,向黑齿国国君午雨示好,以退为进,看看接下来黑齿国国君午雨会有何行动。

同时,他还私下里交给使者一个绝密任务。

他让出使黑齿国的使者在进入黑齿国后,特别是在黑齿国国都巨齿城内,要广交朋友,大量收集那里有用的信息,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巨齿城内关于小主明云的所有信息。

他在边关停留那段时间,其实是一边观察黑齿国国君午雨有什么行动,一边在等着出使黑齿国使者传回关于小主明云的信息。

不过,最终他所等到的使者传回的信息里,全无关于小主明云之死的任何消息。

如果小国君明云的尸首真是被黑齿国人带走,带领大军入侵自己国土的敌国国君被杀,此等大快人心的消息,此等惊天功绩,黑齿国国都之内怎么会听不到任何风声?使者又怎么会探查不到任何风吹草动?

这种情况这只能说明,黑齿国的人根本不知道,带领大军攻击他们国境的君子国小国君明云,已经死在了他们的国境之内;只能表明小国君明云的尸首,绝对不会是被黑齿国人带走。

那么,小国君明云的尸首,又到底会是被何人所劫走了呢?难道小国君明云,他真的并没有死,而是偷偷潜回了君子国?

有了这个想法后,救国公黑云焦虑万分,夜不能眠。如果小国君明云真的并没有死,而是偷偷潜回了君子国,那么他的所有计划都将落空,所有心机都将白费。

故事发展到这里,大家或许会不理解,既然是救国公黑云预谋杀死了小国君明云,那么,为何他不刚开始就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藏好,致使现在要费这么多劲去到处找呢?

对于君子国救国公黑云此人,我们只能这样猜测,如果是救国公黑云预谋杀死的小国君明云,那他当然不会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藏起来!

为什么呢?

因为,既然他急着要坐上这君子国的国君宝座,他就一定得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留在龟灵坳内,留给过来搜寻他的君子国军队。如此,才能让整个君子国军营里的人都知道,君子国小国君明云已死,如此,才能让这个惊人消息迅速传回国内去,如此,才能让他接下来的窃取国君宝座的计划,再往前推进一大步。

既然他想尽快坐上君子国国君之位,这件事情,他就非得这样做不可。

只有小国君明云的尸首被整个军营里的人都看到,只有小国君明云之死被证明为确定无疑,只有这个确切无疑的事情被国内民众接受,回到君临城后,他才能顺利推进他下一步窃取国君宝座的计划。

大家可能会说,不是还有那两个逃回大营的侍卫吗?他们不是也可以传这个消息呀?而且,他们不是已经把这一消息传回君子国大营了吗?

不过,一国国君之死,如若没他本人的尸首为证,仅靠他的两名近身侍卫所说的话,就让君子国国内民众完全信服,让朝廷群臣同意另立新国君,这怎么可能?

再说,就算可能,群臣肯定也会不断扯皮,耗费许多时日,而他救国公黑云早已经急不可待,缺的就是耐心!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顾命大臣见云之子晴云,在军中主将扁畏刚收到小国君明云被杀的消息,即将就要亲自带队过去搜寻小国君明云的节骨眼上,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潜入君子国大营,探得此一惊天消息,便立刻赶去了龟灵坳寻找小国君明云,又在君子国军队赶到那里之前,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带了出去埋藏了起来。

如果不是因为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小国君明云被杀的龟灵坳,距离君子国大营本来就很近,搜寻他的君子国军队很快就能赶到,这一切根本就不会发生,根本也就不会变成他救国公黑云的一个问题。

救国公黑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刻意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留在那里,以便于让过来搜寻的君子国军队发现后带回军营,然而却给了顾命大臣见云之子晴云机会,最终被他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带走,藏了起来。

如此一来,小国君明云的尸首为何竟然不见,到底去了哪里,这便成为了救国公黑云的一个心病,一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一直耿耿于怀,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当他带领大军来到国都君临城附近,他并不直接进城,而是就地安营扎寨,然后带领众将偷偷潜入君临城探听消息,观察城内的迹象,也正是基于此!

正是基于,在他内心深处,他时刻在挂念着,在担心着,担心小国君明云并未死,担心他已经回到了君临城。

如今,顾命大臣见云居然说,要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请到这朝堂上来,这又怎能不令他大吃一惊!

救国公黑云大吃一惊之后,心里倒也立时安定下来。

至少现在他知道,小国君明云确实已死!至少现在他知道,阻挡他取得君子国国君宝座,他最大的敌人,他最大的障碍,已经不复存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可以落下了。

对他来说,这个消息最起码也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如何利用小国君明云已死这一点,他则还需要接下来见机行事,见招拆招,以静待变。

如若运气特别好,他或许能够找到机会,反戈一击,一招制敌,找到机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这倒也未可知。

而朝堂之内站立的军中众将,一听说要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请到这朝堂上来,他们也都是大吃一惊。

大吃一惊之余,他们终于知道了小主明云尸首的下落,终于能够再见他一面,他们众将内心都是百感交集,心里的那种滋味,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

那么,这小国君明云的尸首,又是怎么回到了这君临城的?

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晴云回到君临城,向顾名大臣见云他们报告了小国君已死的消息后,顾名大臣见云考虑到当时的情势,命令他的儿子晴云尽快再入黑齿国,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尽快带回。

因为事关重大,晴云不敢耽搁,立刻便带了一队君子国轻骑,乔装打扮偷偷潜入了黑齿国。他们昼伏夜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小国君明云的尸首运回了这君临城。而且也是刚刚带回来,他们就在昨日救国公黑云进城之前刚刚来到。

征得了新君登云的允许后,顾名大臣见云便立刻下令,把小国君明云的躯体自朝堂后院停放之处,抬进众人所在的这朝堂里面来。

不一会,被香草和花瓣环绕着,躺于棺椁之内的君子国小国君明云的躯体,便被军士抬进了朝堂,御医官也一起跟了出来。

朝堂之内的群臣,一见到那妄死于敌境,一见到那音容犹在,那躺于灵柩之内的国主明云小小的躯体,顿时便哭成了一片。

自然,这一片哭声里,有一些是真情的流露,有一些则是假意的应酬。

看见自己的侄儿,看见躺于棺椁之内的君子国小国君明云的躯体,新君登云顿时泣不成声,捶胸顿足,情绪失控。

虽按辈分来说,新君登云乃是明云的叔叔。但老国君沉云老来得子,按照君子国的风俗,为了避免他这唯一的儿子夭折,明云一生下来便被他抱去寄养在了他的弟弟登云那里。

自那时起,登云便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这个侄儿,尽心尽力,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

待明云长大了一些后,他更是呕心沥血,对他严加教育。他真真正正地把教育好这个侄儿,当作是在为国尽忠那样的高度来看待,国人对他这一点皆是敬佩无比。

最终,这个侄儿被他教育得勇猛无畏,而且识书达理,小小年纪便文来能文,武来能武,冠绝族中同龄男子,尽得国人的喜爱。

老国君沉云见他唯一的儿子,竟然被自己弟弟登云教导得如此出息,尽得国人的喜爱,他真是心花怒放,骄傲无比!

高兴之余,他非要赐封自己的弟弟登云,赐给他高嚼重禄,以表彰他对整个国家做出的这巨大的贡献。

然而,弟弟登云对此却坚辞不受:“国君信任我,才把你自己的儿子交给我抚养,对于我来说,这便已经是莫大的荣耀!

能为这天佑之国育出一代英主,能造福后世子孙,恩泽千秋万代,功绩自然会被后世所传颂,这又岂是高官厚爵所可比拟?

再高的官,再厚的禄,于我如浮云,对我毫无裨益!我不需要!”

老国君沉云无奈,只好收回成命,依着自己弟弟。

如此一来,君子国举国民众,对国君弟弟登云此一绝世超然之举,皆是不吝赞颂,不吝钦佩,对其皆仰慕不已。

最新小说: 望门庶女(全本) 与君AA 刘玥甄六兮寅肃_ 至尊仙道 宋倾城郁庭川 名门嫡姝 战神狼王于枫 凤九儿战倾城 慕安安宗政御 永恒武道